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少卿

  过杨文敏公茔
丰乐桥前拥紫云路人指视太师坟不为子姓干恩泽
力与乡邦寝运军国有三 杨翊
社稷门无一字表元勋
高贤去矣馀封土落叶萧萧日近曛
 温 新(三首/)
   新字伯明洛阳人嘉靖戊戌进 (第 31b 页)
  会试录序          薛 瑄
今皇上膺天命光复宝祚纪元之初适当会试之期
下士领荐书而至者盖三千馀人礼部左侍郎臣干等
以考试官请上命臣瑄臣原往莅其事同考官臣溥臣
贤臣泰臣 正臣
泌臣恂臣世资臣节臣淳臣镛监试御
史臣烈臣鉴暨百执事罔不夙夜祗承凡三试得文之
中程式者若干名并择其文之 (第 23b 页)
  君讳裳字公垂沙河人少厉清节为诸生衣食不续裕
如也正德丙寅御史顾潜试士知其贤檄府守资之俾
学于京师旅于郊寺无仆从自炊汲同门生或办甘脆
而食之不往读朱氏诗讽诵不辍口乃大明习明年举

乡试甲戌登进士积官至九卿大夫寒约如一日自号
安贫子既显改安斋自都御史守制还居无宾堂土壁
席门自奉常茹菜连旬无肉食御史按山东时鲁人讹
传曰长斋云嘉靖初诏举先朝故典选天下方面知府
治行高者赐燕劳止得八人君为巩昌守以清苦与列
后给事中刘世扬等举内外清 正臣
大学士石宝而下
八人君在中凡在官钥户远嫌堂室如寺妻子甘菲恶
君益自信乃又穷经探赜以圣贤自饬谓尊德性道 (第 55a 页)
辉故参判沈义谦故右议政文清公郑澈及故宣谕使洪千璟等。有按道同里遗迹布昭者啜食焉。昔光州月峰书院。以先 正臣
文元公金长生,文敬公金集。追配于文简公朴祥,文宪公奇大升诸贤。则本院之为。亦其遗也。顾不及为之 上闻 (第 295H 页)
拜工曹判书。兼知经筵义禁府弘文提学。时。安东人权德秀毁破清阴书院。监司守令畏不敢问。公愤即上疏曰。先 正臣
金尚宪树立之义。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安东即其桑 (第 372L 页)
 
疏略曰。臣之前后拜官。积违 敦召。未尝一日立乎其位。何试之有。而忽然进秩。以布衣之贱。厕绯玉之列。若是之无难。臣昧昧以思。莫究其说。而语云不有人非。必有鬼责。此殆臣命卒之秋也。仍窃念 本朝立国。专上儒术。粤在 中庙。先 正臣
赵光祖诸贤。为时秉用。倡明表准。化民以礼义。导俗以名检。布公道塞利源。克做一代之治。廪廪乎三古。虽不 (第 588L 页)
行之事。只坐不耐烦不耐久。(原任直阁臣尹行恁己酉录)
上尝钞朱子书及先 正臣
文正公宋时烈文集中寓意设语之略相似者若干首。分为四编。命曰两贤传心录。以示道统之相接。盖于春邸时。手 (第 173L 页)
色目中。扶之者顾何免于党乎云尔。则臣等亦有说焉。党有君子有小人。不可以一槩论矣。 宣庙于癸未群奸论先 正臣
李珥成 (第 261L 页)
民命。得有维系。不至于土崩瓦解者。亶以一人元良。有以基亿万年无疆之休耳。朱子曰美质易得。至道难闻。先 正臣
赵光祖亦尝建言于朝曰。古人尚有胎教。况有知觉之时乎。异质不可恃。才气过人者。为善固易矣。为恶亦不难。 (第 426H 页)
  

行状[门人郭钟锡]
先生讳震相字汝雷姓李氏。始祖能一。佐丽祖讨甄萱。勒功崧阳之钟。位大匡司空。锡土于星山。世承仍贯焉。其后有太保 正臣,
大卿坚守,赞成宇唐,典工判书益孙,礼仪判书培,少尹文广。趾美踵烈。遂为著姓。少尹之子汝良。仕丽季为左 (第 304H 页)
者。效死而不去。为民上者。无事则剥肤椎髓。以取其膏血。有事则驱而纳之必死之地。是岂仁人之所忍为乎。先 正臣
李珥平生不食牛肉曰。既食其力。又食其肉。吾不忍也。夫既残其生。又迫其死。此仁人君子之所不忍于兽畜者。 (第 413L 页)
是正当之义理。则宣举当日所从游之贤师友。不为不多。而独与此阴慝不正之人。密勿唱和者。尤岂不可疑乎。先 正臣
宋时烈。尝斥其不能绝鑴。则其子拯。费力分疏。自明其已绝矣。以今见之。非但初不相绝。反欲借重其言。以护 …… (第 152H 页)
不敢领。留玆复随疏还纳。伏乞 天地父母。怜臣情事之穷阨。谅臣踪迹之狼狈。亟先 召还史官。镌削臣职。仍 正臣
罪。以靖 朝廷。千万幸甚。臣无任瞻望涕泣战灼俟谴之至。
出城疏[五疏]
伏以臣。猥将崩迫之恳。屡彻崇 (第 154H 页)
  
持平金台寿疏( 肃宗丙申年间)
伏以臣于李翔事。深知其冤。不敢自隐。略此附陈焉。李翔以 累朝礼遇之臣。横罹罪网。瘐死犴狴。受祸最酷。及夫甲戌更化之初。 殿下亦尝许其伸复。而遽因沮尼之言。旋仍反汗。覆盆之光。尚有遗照。凡在士类。莫不嗟伤。臣尝往来湖中。窃听公论。凡有水旱灾异。辄曰李翔之抱冤。有以致之。此可以验其至冤矣。盖李翔之被人搆捏。专由于论狱一疏。而先 正臣
宋时烈与人书论及此事。有曰原其所存则实出于疾恶正俗而已。此足为百世定论。至其许多丑诬之 …… (第 313H 页)
可见矣。以其门路之正言之。父子俱事文元公臣金长生。文元没。先师继以事文敬公臣金集。文敬卒。又尝服勤先 正臣
宋时烈。先正则敬先师 (第 315L 页)
安微分。分私幸甚。
论辅养 元子劄(乙巳六月)
伏以臣涓埃无补。徒窃 宠荣心常愧惧。若陨渊谷。偶阅先 正臣
赵光祖 经筵陈说及李彦迪八条进规。其中数款。正与今日事相符。而其所论说。忠诚恳恻。忧虑深远。 都俞之 …… (第 437H 页)
殿下既以两贤臣之说。 祖宗之所已行者。 教养我元子。又以是 自警省焉。 宗社幸甚。臣民幸甚。
  先 正臣
赵光祖 经筵陈说
 副提学赵光祖 启曰。 元子开春则五岁也。以常儿例之。则仅解言语之时。而气质卓异。 (第 437L 页)
而致心疾者乎。李奎龄释小注所摭二条。时烈曰。若持之太过。则未免为病。故引孟子之言也。臣尝见小记。则先 正臣
李滉读易。苦心极力。因此得病云。李滉必不如此。恐是门人误闻而记之也。檃栝者。揉曲木而使正之谓也。奎龄 (第 193L 页)
不以其方而欲欺之。可乎。救善道者。皆恶人也。盖諰亦鑴,穆之党也。先生又曰。昔 恭懿殿。遭 明庙丧。先 正臣
李滉曰。嫂叔无服。家礼小功。奇大升驳正之曰。帝王家继统为重。虽以兄继弟。有父子之道。春秋僖,闵是也。 (第 542H 页)
弊习已久。更为申饬日新。遵用 祖宗之法可也。 上曰 祖宗金石之典。逐日举行。则岂非治平之术乎。海曰先 正臣
李珥疏劄中。多有经国策。每请贡物进上等详定之事也。言皆着实。而每言燕山以后贡物尚有馀存未尽革罢者。请 (第 198L 页)
王室。鼎吕邦家者。皆是丈席承诲之士。壬辰之匡恢。实赖先正臣李滉,李珥,成浑之门人。丙子之维持。多出先 正臣
金长生之门下。儒道之扶国脉如此。其可忽而慢之哉。伏愿 殿下。致敬尽礼。广招林下养德之士。 经筵讲论之 (第 288H 页)
旨。李瀣前为大司宪。驳李芑。芑因此愤。教人诬告。吏曹其还给职牒。 肃庙辛未。大臣启。故大司宪李瀣。先 正臣
滉之兄。而 中,仁二朝名臣也。与献纳李致。论李芑不合为相。为芑所构。死己酉祸。先 (第 299H 页)
正臣
撰瀣墓志墓碣。备言其事。今李致已蒙褒赠。瀣不宜独后。 上允之。于是。先生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退陶先生 (第 299H 页)
  
儒生李哲等。上疏请额。 令礼曹禀处。判书洪宇远,参判郑哲,参议南天汉,正郎尹𧂍等 覆启。以为周世鹏居家诚孝。笃志学问。以文章经术。历事 三朝。风节表著。大为士类矜式。先 正臣
李滉跋其遗文。极其称道。而 明庙赐祭之文。亦已褒美。可谓 三朝渊德。一代鸿儒。当此新服之初尊德乐道之 (第 224L 页)